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22日,在2025年上海国际再保险大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司司长尹建高表示,要充分发挥再保险“放大器”、“调节器”、“连接器”作用,推动保险业实现“大胆保险”、“好保险”、“保障”。尹建高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5年1-9月保险保费收入5.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支付补偿金额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蒂今年,我国保险保费预计将达到6万亿元。面对“十五五”期间生产、消费、贸易等领域高质量发展,相关保险需求将对供给能力产生新的要求。作为保险的“放大器”,再保险有助于利用全球承保能力来分散在世界某些地区无法承保或难以承保的风险。应建高表示,全球直接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价值分别超过7.2万亿美元和9000亿美元。如果价格大致平衡,两国的认购能力将分别是日本的九倍和一倍以上。 “国际注册中心和上海再保险交易作为连接我国与全球保险市场的平台,应营造良好环境,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收集市场信息和承保能力,促进风险与资本联动。同时,再保险要发挥保险“监管者”作用,通过市场传导机制促进保险机构“好保险”,规范市场竞争的合理运行。尹建高表示,近年来,随着车险综合改革和“保险银行一体化”的实施,市场出现了“扩大覆盖范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趋势。今年1-9月非寿险行业综合赔付率为72.2%,较近10年平均水平高出5.9个百分点。总费用率为25.4%,为近20年来最低。该行业年化ROE为10.8%,为近十年来最高。同时,针对车险以外领域不合理竞争问题,国家财政部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加强监管文件,推动车险以外保险业综合治理。应建高指出,再保险不仅是风险转移工具,更是市场价格基准和风险沟通信号。当直接保险市场出现不规范经营行为时,再保险可以调整再保险条款和价格,向承保前端发出后端信号,促进我国保险业的规范竞争。国际监管中心与上海再保险行业及各机构正在共同完善这一市场传导机制,共同加强再保险市场的绩效管理。此外,要发挥再保险的“连接器”作用,利用全球再保险技术推广“会议保险”,促进高度开放。贾迎吴强调,再保险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风险管理、精算定价、数据模型等是核心竞争力。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及各机构要积极做好工作。推动国内外风险建模、承保、保险理赔等方面的技术交流,充分发挥保险中介机构的作用,提高我国保险业的专业化水平。通过高水平的开放保障。 (记者李丹琳)
(编辑:马鑫)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