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财政部10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连续,税收收入稳步恢复,财政支出保持必要强度,人民基本生活和重点领域融资得到较好保障,财政管理总体平稳有序。主要税种表现优异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至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从季度来看,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1%。第二季度销售额由降转升,增长0.6%。增长率我第三季度增幅显着,增长2.5%。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表示,税收收入增长的恢复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的态势。作为税收主要来源的税收收入一季度至三季度保持持续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0.7%。从税收理念看,主要税种领域表现突出。国内增值税是综合反映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管理的第一大税目。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6%。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3.1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位居第二位,同比增长0.8%,比上半年加快2.7个百分点f.另一方面,非税收入增速放缓,部分项目增减。前三季度,全国非税收入同比下降0.4%,降幅比今年上半年收窄4.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主要是多渠道盘活地方资产以及行政机关国有资产处置、租赁、出借收入增加。罚款和扣押收入下降了 7%,并且自 3 月份以来每个月降幅都在扩大。大部分地区地方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并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8%。按地区划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不包括个别地区受煤炭等部分大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其他27个地区保持正增长,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地区。日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前财政支出。唐龙生表示,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加强资源调整,加大支出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战略领域民生、科技等国家重要资产得到更好保护。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医疗支出增长4.7%,科技支出增长6.5%,节能环保支出精神保障支出增长8.8%,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增长4%。公共债务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唐龙生介绍,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专项债券和中央金融机构注入地方政府债券专项资金合计4.21万亿元(含上年剩余资金)。奖金支付)。近年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同意,财政部此前每年四季度公布下一财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在本财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的60%以内。 “财政部将继续“今年提前下达2026年地方政府新债务上限。”财政部公共债务研究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表示。对于工作进展,报告称,要尽快下达任务,加快落实程序相关事项,便利地方配合2026年预算编制,支持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需求。 2026年,项目安排上,预分配指标重点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 “我们将继续督促各地加快项目预留准备工作,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指导专项债券项目‘自查自查’试点领域优化项目审核机制。”李大伟说道。我们支持当地的救灾行动诉讼和救济工作。今年以来,日本遭遇强降雨、频繁极端降雨,加之台风影响,引发洪涝地质灾害。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蒲建鹏表示,财政部正着力从“建机制、强化保障、讲效率”三个方面,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制度,强调一个“快”字。财政部会同应急管理、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中央财政救灾资金快速拨付机制,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一旦全国范围内启动大规模自然灾害救助或应急响应,财政部将立即通过该机制拨付资金,帮助地方政府迅速组织紧急救援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强调“正品”二字的有力保证。 2025年中央救灾基金安排近350亿元,有效满足救灾行动需要。截至目前,已安排资金105亿元,用于支持人民防灾减灾和生产生活恢复。同时,保险机构充分发挥对减灾救灾的支撑作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城乡居民住宅灾害保险政策。农业保险也在继续发力。今年以来,已累计向超过2000万户半农户发放超过900亿元。强调效率,强调“准确”二字。当它到来时对于分配f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不断改进我们的方法,力求更加科学、公平、准确。在资金使用方面,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的资金监管系统,对救灾资金的发放、拨付和使用进行全过程监控,密切跟踪实地落实情况,充分了解资金使用的影响,坚决避免资金截留、侵占、挪用等欺诈行为。
(编者:徐子立)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