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通报了一起事件。今年11月初,北京某大学在学校官网发布了全国英语竞赛报名通知,并附上了校内钉钉群的二维码。没想到,有骗子冒充老师,利用屏幕共享的方式获取学生的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导致不少学生上当受骗。据北京警方介绍,学校不仅在网站上张贴钉钉群二维码供学生扫码入群,而且也未能建立入群身份验证机制。二维码发出后不到三天,就有多名骗子通过扫码渗透进群。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警徐晓超:3名犯罪嫌疑人混入该团伙后,钉钉群有发起会议的能力,所以三人各自创建了三个会议室,与这些同学开始点对点的语音通话。看到老师的名字,学生想都没想就接了电话。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徐小超:我同学接电话后,电话那头的人告诉我,如果我想报名参加比赛,需要验证我的个人信息并输入相关信息。他让同学们打开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输入自己的信息。这位所谓的老师冒充老师,要求学生开启屏幕共享,以方便信息同步。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徐晓超表示,犯罪嫌疑人已收到相关内容,正在调查中。需缴纳相应费用。您想使用哪张银行卡付款?输入您的官方帐户中的卡号。一些学生输入了银行卡号。骗子通过屏幕共享获取学生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银行卡号后,迅速远程登录学生的银行账户并进行转账。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员徐晓超:目前发货前验证码只剩下一个。获得 ve 编码是另一种方法。 “您本课程的注册已完成,我们将向您发送相应的确认码。发送短信至您的手机,您需要打开短信,然后向我们显示您的短信验证码。”他实际上发给这位同学的是一封银行转账确认邮件。获取屏幕共享验证码。转学生钱。一旦你得到验证通过屏幕共享输入代码,学生银行帐户中的资金将立即转入。警方告诉记者,在诈骗过程中,有学生意识到自己收到的验证码实际上是银行转账验证码,而不是课程注册验证码,但他们仍然决定相信对方的话。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许晓超表示:犯罪嫌疑人会用较严厉的语气要求受害人继续输入其他银行的验证码,称这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一名同学的诈骗周期持续了两个小时,犯罪嫌疑人不断测试银行卡并发送验证码。整个过程中,学生们都坚信对方就是自己的老师。每人几千元。学生汇款后心存疑虑,当她检查茶水时雪儿,据透露,他是被骗才向警方报案的。警方调查显示,该组织当时有140多名成员。可靠的。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徐晓超:请不要在网络上发布私人群组或群组内部工作空间。群主是第一负责人。任何人及时使用您的身份信息的,必须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并及时通知该群所有成员。我们需要提高对此预防的认识。 public 所有与收费相关的事情都必须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线下通知等方式发布。有一点。学校应主动说明收费标准和缴费方式,引导学生和家长通过学校公众账户缴费。徐晓超 警官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如果您的群里有人发布此类请求信息,要求您点击某个链接,或者通过各种方式获取验证码(即银行短信确认汇款),请您谨慎对待,不要汇款。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务必通过学校的官方联系信息与学校联系。为避免误解,请勿直接向未知的群组“管理员”或“老师”提问。如果您怀疑作弊,请立即向学校报告,然后向警方报告。同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证明等证据。 (央视记者 赵雪蓉 李兵)
(编辑:何欣)